古代人怎麼保暖?
古代冬天怎麼保暖
自夏、商、週三代以來約四千年的中國文明史中,人們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以絲麻為主,後一千年逐漸轉變為以棉花為主。當然,現代又興起了人造纖維,則不在本文介紹之列。
自三代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間,中原大地除栽種粟、麥、稻等糧食作物外,主要是栽種桑、柘、大麻、苧麻等。白居易《秦中吟·重賦》詩說:“厚地植桑麻,所用濟生民。”[1]隨著人口的繁衍,土地的墾殖,處處有綠廕庇野的桑樹和柘樹,此處景象,今日已不易設想,更無以復原了。
絲麻不僅作為紡織品的原料,麻可以製作麻繩之類,絲絮是製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重賦》詩描寫“官庫”內“繒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2]官府向民間徵收大量絲綿,即是供官員、軍人作冬服之用。李白《子夜吳歌》說:“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3]就是生動地描繪一個女子為征夫趕製冬袍之情景。古時所謂布,一般是指麻布,人們用“布衣”一詞形容平民百姓,是因為窮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以麻布蔽體。杜甫《北征》詩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海圖拆波濤,舊繡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4]反映在安史之亂時,其家生計艱窘,不得不將舊剩的高貴刺繡絲織物,補衲麻織短褐。陸游《霜風》詩說:“十月霜風吼屋邊,布裘未辦一銖綿。”[5]另一《泛舟過金家埂贈賣薪王翁》詩說:“軟炊豆飯可支日,厚絮布襦聊過冬。”[6]反映當時尚可飽暖的生活水平,是麻布作面料的絲綿冬服。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裡裂。”[7]這是指絲綿錠絮的麻布被,因使用多年,“驕兒惡臥”,已喪失保暖作用。宋徽宗時設居養院,類似今日之養老院,規定八十歲以上老人“夏月支布衣,冬月衲衣絮被”,即“布絮衲被”。有一位一百零一歲的老人鹹通“冬月給綿絹衣被,夏單絹衫袴”,[⑧]作為特殊優待。
自秦漢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間,絲麻維繫著數千萬,甚至上億中國人的衣著、被褥等生活必需。當時固然有衣不蔽體者,但也有浪費綾羅綢緞,用之如泥沙不惜者。兩者相抵,尚有部份絲綢經海路和陸路出口,馳譽古代並不發達的國際市場。絲麻自給有餘,這在技術落後的古代絕非易事。正如司馬光所說:“蠶婦育蠶治繭,績麻紡緯,縷縷而積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極矣。”[9]我們緬懷燦爛華夏古文明時,就絕不應當忘卻成千上萬史冊中無名的農婦們的勞績,她們也同樣是古文明的支柱。
古代主要是男耕女織式的自然家庭經濟,全國的絲麻總產量決不可能有官府的統計數字。列入官府統計者,只有賦稅和財政收支。漢武帝時,曾一次“均輸帛五百萬匹”,[10]這正反映了當時絲織品產量之多。宋英宗時,主管財政的三司使蔡襄上奏,說一年內通過和買、徵稅等途徑,共收入絲麻織品8,745,535匹。[11]宋朝沿用後周之制,規定繳納官府者,一匹紬絹幅闊2尺5分,重12兩,長42尺。[12]依1宋尺為31釐米計,約摺合113,866,866米。宋朝官府的布帛主要供軍隊和官員之用,北宋中期,禁軍將士平均每年春冬發放紬絹6匹,綿12兩,[13]6匹紬絹約摺合78米。南宋有軍士每年發放絹4匹和2匹的記錄,約摺合52米和26米。因為絲織紬絹不耐穿,必須每年發放。北宋人口最多時約有1億。按1億人的衣裝、被褥、帳幔等用品估計,還須考慮到部份絲綢出口,人們的衣裝盛行寬體,衣料的使用並不經濟等情況,將絲麻織品依平均每人每年消費2匹估算,則絲麻織品總產量為26·04億米。
但是,光是以紡織品尚不足以包括古代絲麻的總產量,另的絲綿之類,是不能不估計的。宋神宗時,官府兩稅收入中有絲綿一項,為5,850,356兩,[14......
古人冬天是如何保暖的呢
自夏、商、週三代以來約四千年的中國文明史中,人們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以絲麻為主,後一千年逐漸轉變為以棉花為主。當然,現代又興起了人造纖維,則不在本文介紹之列。
自三代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間,中原大地除栽種粟、麥、稻等糧食作物外,主要是栽種桑、柘、大麻、苧麻等。白居易《秦中吟·重賦》詩說:“厚地植桑麻,所用濟生民。”[1]隨著人口的繁衍,土地的墾殖,處處有綠廕庇野的桑樹和柘樹,此處景象,今日已不易設想,更無以復原了。
絲麻不僅作為紡織品的原料,麻可以製作麻繩之類,絲絮是製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重賦》詩描寫“官庫”內“繒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2]官府向民間徵收大量絲綿,即是供官員、軍人作冬服之用。李白《子夜吳歌》說:“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3]就是生動地描繪一個女子為征夫趕製冬袍之情景。古時所謂布,一般是指麻布,人們用“布衣”一詞形容平民百姓,是因為窮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以麻布蔽體。杜甫《北征》詩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海圖拆波濤,舊繡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4]反映在安史之亂時,其家生計艱窘,不得不將舊剩的高貴刺繡絲織物,補衲麻織短褐。陸游《霜風》詩說:“十月霜風吼屋邊,布裘未辦一銖綿。”[5]另一《泛舟過金家埂贈賣薪王翁》詩說:“軟炊豆飯可支日,厚絮布襦聊過冬。”[6]反映當時尚可飽暖的生活水平,是麻布作面料的絲綿冬服。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裡裂。”[7]這是指絲綿為絮的麻布被,因使用多年,“驕兒惡臥”,已喪失保暖作用。宋徽宗時設居養院,類似今日之養老院,規定八十歲以上老人“夏月支布衣,冬月衲衣絮被”,即“布絮衲被”。有一位一百零一歲的老人鹹通“冬月給綿絹衣被,夏單絹衫袴”,[⑧]作為特殊優待。
自秦漢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間,絲麻維繫著數千萬,甚至上億中國人的衣著、被褥等生活必需。當時固然有衣不蔽體者,但也有浪費綾羅綢緞,用之如泥沙不惜者。兩者相抵,尚有部份絲綢經海路和陸路出口,馳譽古代並不發達的國際市場。絲麻自給有餘,這在技術落後的古代絕非易事。正如司馬光所說:“蠶婦育蠶治繭,績麻紡緯,縷縷而積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極矣。”[9]我們緬懷燦爛華夏古文明時,就絕不應當忘卻成千上萬史冊中無名的農婦們的勞績,她們也同樣是古文明的支柱。
古代主要是男耕女織式的自然家庭經濟,全國的絲麻總產量決不可能有官府的統計數字。列入官府統計者,只有賦稅和財政收支。漢武帝時,曾一次“均輸帛五百萬匹”,[10]這正反映了當時絲織品產量之多。宋英宗時,主管財政的三司使蔡襄上奏,說一年內通過和買、徵稅等途徑,共收入絲麻織品8,745,535匹。[11]宋朝沿用後周之制,規定繳納官府者,一匹紬絹幅闊2尺5分,重12兩,長42尺。[12]依1宋尺為31釐米計,約摺合113,866,866米。宋朝官府的布帛主要供軍隊和官員之用,北宋中期,禁軍將士平均每年春冬發放紬絹6匹,綿12兩,[13]6匹紬絹約摺合78米。南宋有軍士每年發放絹4匹和2匹的記錄,約摺合52米和26米。因為絲織紬絹不耐穿,必須每年發放。北宋人口最多時約有1億。按1億人的衣裝、被褥、帳幔等用品估計,還須考慮到部份絲綢出口,人們的衣裝盛行寬體,衣料的使用並不經濟等情況,將絲麻織品依平均每人每年消費2匹估算,則絲麻織品總產量為26·04億米。
但是,光是以紡織品尚不足以包括古代絲麻的總產量,另的絲綿之類,是不能不估計的。宋神宗時,官府兩稅收入中有絲綿一項,為5,850,356兩,[14]按16兩為1斤,1......
古代人冬天如何取暖?宮廷又是怎麼取暖呢??
古代取暖的設施主要有火塘、火牆、壁爐和爐灶等。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從半坡、姜寨等遺址發掘來看,其原始房屋中設於門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種炊事與取暖相結合的設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又能阻擋冬季自門口吹入的寒風。
秦宮的“壁爐”和“火牆”
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秦代宮廷貴族是怎樣禦寒取暖的呢?
據《秦宮廷文化》介紹:考古工作者們在咸陽宮殿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壁爐,似為供取暖用的設備。研究者認為,這應是在當時條件下比較先進的方式。除此之外,其他宮室中目前雖未發現同樣設施,但也應與此一樣。遺址中發現三座壁爐。壁爐採暖可以克服火盆、火塘取暖的弊病。其中兩座壁爐是供浴室採暖用的,而第三層第三室的壁爐似供高級統治者採暖用的,因為它接近最大的一室。一號建築遺址的壁爐寬1.2米,縱深1.1米,高1.02米,爐膛為覆甕形,可使熱焰在膛內有充分迴旋的餘地,爐頂為“入”字形,有較大的散熱面積。由於上部建築毀壞,因此無法得知煙道的樣式。爐口前有灰坑,爐的左側有一個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該壁爐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沒有較大的火焰,燃燒的時間比較長,可以使室內溫度長時間保持穩定。反映了我國在建築採暖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另據石興邦先生介紹:秦長樂宮遺址曾發現火牆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於牆內,與灶相通,用來取暖。
漢代的“溫室”和“椒房”
在西安西北郊閻家村的漢代建築遺址中,發現了用於取暖的爐灶,位於屋角,以土坯砌成,灶膛呈方形,灶前有灰坑,灶外側有曲尺形平面矮牆(“灶屏”),並有專門的排煙道(“突”)。
漢宮貴族如何解決取暖問題也讓人們很是關注,我在研究中發現,溫室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漢代有宮殿名叫溫室殿,據記載一在長樂宮中,《三輔黃圖》:“溫室殿,按《漢宮闕疏》:'在長樂宮’。”又《漢書·孔光傳》晉灼注:“長樂宮中有溫室殿。”一在未央宮中,《三輔黃圖》引《漢宮閣記》雲,溫室殿“在未央宮”。漢武帝時建,位於前殿之北。《漢書·霍光傳》:“(昌邑)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即指此殿。溫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內有各種防寒保溫的特殊設備。《西京雜記》記載說: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未央宮溫室殿是公卿朝臣議政的重要殿所。《漢書·京房傳》:“房奏考功課吏法,上令公卿朝臣與房會議溫室。”此殿也曾是宮中藏書之所。《隋書·經籍志》載:漢哀帝時,“乃徙溫室中書於天祿閣上。”
在漢代,還有一種溫室是用於種植蔬菜的。當時有一種韭菜叫溫韭,是主要蔬菜之一。司馬遷稱當時擁有千畦姜韭者,其富與千戶侯相當。《鹽鐵論》稱漢代富人食“冬葵溫韭”,指為不時之物。所謂溫韭,即以溫室技術培育的韭菜。漢代長安專為宮廷中設有蔬菜溫室,“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葵乃秋季所食,冬季能吃到鮮葵,想來也是溫室栽培技術所產。
唐代貴族的“瑞炭”和“鳳炭”
上述取暖方式習慣也一直沿襲到了隋唐時期。
在唐長安城,漫長的冬季來臨後,無論士庶,都減去了戶外活動。雖然如此,富貴與貧寒之間取暖的方式區別仍是很大的。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數則帝王、貴宦冬日的取暖方式:“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餘。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申王(玄宗弟)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苦,使宮妓密圍於座側,以禦寒氣,自呼為'妓圍’。”“楊國忠家,以炭屑用蜜捏成雙鳳,至冬月,則燃於爐......
古代人的開水是怎麼保溫的
在我的感覺裡,古代人的開水好像沒有保溫措施,在大戶人間,他們有專門的廚房,廚房有專人看管,幾乎24小時都有熱水。窮人就不好過了。記的在一本古代雜文裡有個故事,說一個窮苦人家,有天朋友來訪,他急忙燒水,準備泡茶,但沒有茶葉了,於是女主人去買茶葉,由於商店很遠,男主人在家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女主人回來,他往燒水的壺裡不斷加水。後來等到中午了,女主人也沒有回來。這是男主人對客人說:我們先別喝茶了,燒了這麼多熱水,你先洗個澡吧?!
古代怎樣保溫水的
曾侯乙墓室出土的千餘件文物中,餐具就佔了一大半。其中,著名的銅鑑缶是古代用以冰(溫)酒的器具。它通高63.3釐米,邊長62釐米,重170公斤。
整座器皿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外部為鑑,鑑內置一尊缶。據介紹:使用時,尊缶內裝酒。由於鑑與缶之間有空隙,冬天放入熱水可以溫酒,成了“保溫瓶”;而夏天放入冰塊則可起到冷卻作用,同時防止酒酸,是名副其實的“大冰箱”。據歷史記載,冬天把冰塊深埋於地窯中,存留至夏季用。這樣,古代的君主們便可喝到“冬暖夏涼”的美酒了。屈原《招魂》中的“挫糠凍飲,酎清涼些”一句,就是製作冰凍美酒的寫照。
什麼時候用熱水什麼時候燒```懂不?上面的東西只有當官的才用得起```
早在兩千多年的戰國時代,能工巧匠們就已發明出一種既能保溫又能儲冰的器物,被現代人形象地稱之為“古代的冰箱”。
在聊城新華園古玩市場,我驚奇地發現了一件不知做何用的魯繡製品。繡花圖紋美麗,周身使用紅色布做底子,上面用各色絲線繡著花鳥,底部用藍布做襯、用黑線縫製成了一個古錢形狀,內裡有厚厚的棉花和蒲草,做工非常精美。我掂量來掂量去,心想是一件繡花棉帽嗎?不像;是一件繡花枕頭嗎?也不像。這究竟是什麼?當持寶人將一把錫壺放進這個繡花棉套裡,又用另外一件繡花棉墊將壺蓋一蓋,將壺的提手往上一提,壺嘴便從繡花棉套裡露出來。我這才驚奇地發現,原來這是一件做工精美的保溫壺套。
我為古人的智慧折服之餘,又專門探討了古人為食物保溫而進行的發明和創造。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能工巧匠們就已發明出一種既能保溫又能儲冰的器物,被現代人形象地稱之為“古代的冰箱”。它就是曾侯乙墓室出土的最古老的保溫箱——著名的銅鑑缶。這種古代用以溫酒的器具,高63.3釐米,邊長62釐米,重170公斤。整座器皿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外部為鑑,鑑內置一尊缶。
在那個時代,帝王們的生活相對來說很奢華,也很講究。那時夏季酷暑難耐,只能在冬季天寒地凍之時將冰塊挖出放在地窖裡,待到夏天時再將其拿出來消暑。而這件器物就起到了保溫的作用,裡面奇特的構造可將冰塊保存較長的時間而不至於融化,同時在冬季也是盛放熱食極佳的保溫罐。
另外,古人把瓷質或紫砂茶壺放在茶壺籮內,塞上棉花或鵝毛等保溫材料。茶壺嘴露在外面,可以倒茶。生活中的竹編籃有兩種,透氣的叫“夏籃”,專門用來放飯菜,掛在牆上;不透氣的叫“冬籃”,也是用來保溫、存放食物的。
古代用來保溫食物的器皿還有溫盤,它由上下兩層瓷構成,上層瓷薄,下層瓷厚,中間是空的,在使用時向盤內夾層注入熱水,可以保持菜品的熱度,體現出更佳的口感。
自1892年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杜瓦爵士發明了保溫瓶,才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方便。當時他進行了一項使氣體液化的研究工作,氣體要在低溫下液化,首先需設計出一種能使氣體與外界溫度隔絕的容器,於是他請玻璃技師伯格為他吹制了一個雙層玻璃容器,兩層內壁塗上水銀,然後抽掉兩層之間的空氣,形成真空。這種真空瓶又叫“杜瓶”,可使盛在裡面的液體不論泠熱,溫度都保持一定時間內不變。由於在家庭中保溫瓶主要用於熱水保溫,故又稱熱水瓶。
直到建國後,從上海建成我國第一個暖瓶廠、生產出氣壓式暖瓶起,暖瓶才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自此用棉套保溫的暖壺才走進人們對過去生活的記憶裡。
“古人是怎麼度過寒冷的冬天的呢?”
古代的冬天相比現在應更為嚴寒和漫長。 清朝時,一年內北京約有一百五十餘天是寒冷天氣,最冷時可達攝氏零下二三十度。可以說取暖也是當時皇宮裡不可忽視的事之一。 明、清兩代,在冬季大多燒柴炭取暖,為此宮廷裡專門設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的相關事宜的機構,比如惜薪司,就是專管供應皇宮內薪炭的機構。這些機構的官員在明代時是比較有地位的,他們可以直達皇帝御前奏事的,故有“近侍牌子”之稱。紫禁城內宮殿的地面下,大多都挖有火道,殿外廊子下設有添火的門,即兩個一米多深的坑洞,即灶口,這就是有名的暖閣結構。這種設施可保證室內的溫暖,除暖閣之外,室內還設有暖炕,炕下有火道,其結構與現今北方農村還保留的炕床類似。 如果還嫌這些設施不夠保暖或者擔心在室外被凍著的話,還有火爐給備著。火爐也叫火盆或熏籠。熏籠的形狀大小有很大的區別,大的可達數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華貴;小的則如一般像西瓜大小,隨手可提,有放在腳下暖腳的腳爐,也有暖手的手爐,製作也很精美。 在冬季,古人是否都能這麼暖暖和和地過冬呢?那可不一定了。晉代的陳壽在《三國志·魏書·王昶傳》中說:“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脩。”,抵禦寒冷沒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想制止別人的誹謗,沒有比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更有效的了。 其實,細究起來,兩者都非易事。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非日積月累不可,想要求得厚的毛皮服,一得有毛皮服供應,二得具備購買能力。如同不少現今還困在風雪路途中的歸鄉人一樣,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旅途上,拿著錢一時半刻也不知從哪去求得保暖的衣服。何況,窮苦人家本身就沒多少錢,要不路邊就不會有“凍死骨”,也不會有“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樣的事發生了。 遠古流傳下來的《九九歌》這樣唱道:“一九二九,縮腳縮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搖腳擺手;九九八十一,老農田中犁。”南朝梁代《荊初歲時記》記載:“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歲寒。”也就是說從冬至那天開始,人們就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才過去。看來不少人是“一九、二九”地數著指頭,把冬天一天天地數過去的。 當然,人們也不忘苦中作樂,一入冬,有的就開始畫素梅,從冬至日起,每日染紅一朵梅花,謂之“九九消寒圖”。也有畫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的,謂之“九九消寒表”,日塗一格,上陰下晴,格滿則寒消,春暖而花開。
古代人冬天怎麼辦
會燒火取暖啊,而且有皮草的,很保暖的。
古代人冬季有那些衣服可供保暖? 5分
有錢人可供選擇的多一點,窮人可就沒那福氣了,像動物的皮毛,做起來的衣服叫做“裘”這也是古代冬天最常見的皮衣,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外套,用以做裘的皮毛多種多樣,例如狐、虎、豹、熊、犬、羊、鹿、貂,後來還有狼裘、兔裘等。其中狐裘和豹裘最為珍貴。像這些都是古代的“名牌”啊,就相當於現在的庫奇啊、LV啊什麼的,一般都是些達官貴人才穿得起。像我們現代進入小康社會的人,如果換到了古代,估計能有這種實力的可能就少了,像鹿裘、羊裘這些一般的皮衣,就很普遍的流行,因為比較容易得到,但是窮人就沒有那麼好運了,他們頂多就是穿麻衣啊,像一些簡單的棉衣就很不錯了。
在古代,比如金朝,冬天黑龍江地區的古人怎麼保暖?古代肯定比現在冷吧,零下三十度難道一天24小時燒柴?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本人之前沒有關注,俺就是黑龍江人氏,第一可能下層百姓大都穿用獸皮衣服,契丹、女真到今天的鄂倫春赫哲族都有相關的手工藝及實物流傳,再有當時貴族應該已使用早期的暖氣系統,今天的故宮取暖系統就是那個時期的傑出代表,普通百姓居住火炕,烤火盆,現在今天都有使用,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金代大部分百姓的居住條件與南宋居民應該說沒有很大差異,貴族都已告別遊牧,金統治區大部分百姓都已定居。
古代女人頭部保暖用什麼?
抹額
也稱額帶、頭箍、髮箍、眉勒、腦包,為束在額前的巾飾,一般多飾以刺繡或珠玉。《續漢書·輿服志》注,胡廣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觴。”亦稱“抹頭”,束在額上的巾。
明代是抹額的盛行時期,當時的婦女不分尊卑,不論主僕,額間常繫有這種飾物。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