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是個怎樣的人?
華羅庚是一個怎樣的人? 15分
雖然他小時候貪玩,但他思維敏捷,愛動腦。還有知錯就改,熱愛數學,會苦心鑽研,善於發現人才。
華羅庚是個什麼樣的人
華羅庚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螢聲中外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
從短文來看華羅庚是個怎樣的人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身高1.65米,父親華瑞棟,開一間小雜貨鋪,母親是一位賢惠的家庭婦女。華羅庚出生時,父親已經40歲。40歲得子,夫妻倆把兒子看成掌上明珠,為了給兒子祝福,一生下來就用兩個籮筐扣住了他。華羅庚因此得名。他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學習便深深愛上了數學。一天,老師出了道“物不知其數”的算題。老師說,這是《孫子算經》中一道有名的算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23!”老師的話音剛落,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當時的華羅庚並未學過《孫子算經》,他是用如下妙法思考的:“三三數之剩二,七七數之剩二,餘數都是二,此數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餘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數。”華羅庚不承認自己是天才。1925年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無力進入高中學習,只好到黃炎培在上海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學習會計,為的是能謀個會計之類的職業養家餬口。不到一年,由於生活費用昂貴,被迫中途輟學,回到金壇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在單調的站櫃檯生活中,他開始自學數學。他回家鄉一面幫助父親在“乾生泰”這個只有一間小門面的雜貨店裡幹活、記賬,一面繼續鑽研數學。回憶當時他刻苦自學的情景,他的姐姐華蓮青說:“儘管是冬天,羅庚依然在賬臺上看他的數學書。鼻涕流下時,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邊一甩,沒有甩掉,就這樣伸著,右手還在不停得寫……” 那時羅庚站在櫃檯前,顧客來了就幫助父親做生意,打算盤、記賬,顧客一走就又埋頭看書演算起數學題來。有時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顧客,甚至把算題結果當作顧客應付的貨款,使顧客嚇一跳。因為經常發生類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時間久了,街坊鄰居都傳為笑談,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羅呆子”。每逢遇到怠慢顧客的事情發生,父親又氣又急,說他念“天書”念呆了,要強行把書燒掉。爭執發生時,華羅庚總是死死得抱著書不放。
華羅庚是哪個國家的人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數學家,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江蘇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因心臟病突然發作,於日本東京病逝。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算子”、“華—王方法”等。
中文名: 華羅庚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金壇
出生日期: 1910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85年6月12日
職業: 數學家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信仰: 馬列、毛澤東思想、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中國解析數論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代表作品: 《堆壘素數論》《優選學》《高等數學引論》《從楊輝三角談起》
政治面貌: 中國共產黨員
成就: 華氏定理 華-王方法
名言: 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華羅庚怎樣看待人生
華羅庚同志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螢聲中外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
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身高1.65米,父親華瑞棟,開一爿小雜貨鋪,母親是一位賢惠的家庭婦女。他12歲從縣城仁劬小學畢業後,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學習。1925年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無力進入高中學習,只好到黃炎培在上海創辦的中華職業學校學習會計。不到一年,由於生活費用昂貴,被迫中途輟學,回到金壇幫助父親料理雜貨鋪。
在單調的站櫃檯生活中,他開始自學數學。1927年秋,和吳筱之結婚。1929年,華羅庚受僱為金壇中學庶務員,並開始在上海《科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1929年冬天,他得了嚴重的傷寒症,經過近半年的治理,病雖好了,但左腿的關節卻受到嚴重損害,落下了終身殘疾,走路要藉助手杖。
其實華羅庚讀初中時,一度功課並不好,有時數學還考不及格。時在金壇中學任教的華羅庚的數學老師,我國著名教育家、翻譯家王維克(1900年出生,金壇人)發現華羅庚雖貪玩,但思維敏捷,數學習題往往改了又改,解題方法十分獨特別緻。一次,金壇中學的老師感嘆學校“差生”多,沒有“人才”時,王維克道:“不見得吧,依我看,華羅庚同學就是一個!”“華羅庚?”一位老師笑道:“你看看他那兩個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個‘人才’嗎?”王維克有些激動地說:“當然,他成為大書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數學上的才能你怎麼能從他的字上看出來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裡的時候,粗看起來和沙子並沒有什麼兩樣,我們當教書匠的一雙眼睛,最需要有沙裡淘金的本領,否則就會埋沒人才啊!”
1930年春,他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當時在清華大學數學系任主任的熊慶來教授看到後,即多方打聽並推薦他到清華大學數學系當圖書館助理員。1931年秋冬之交,華羅庚進了清華園。
華羅庚在清華大學一面工作一面學習。他用了兩年的時間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為助教,1935 年成為講師。1936年,他經清華大學推薦,派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他在劍橋的兩年中,把全部精力用於研究數學理論中的難題,不願為申請學位浪費時間。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數學界的注意。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從1939年到1941年,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寫了20多篇論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數素論》。在聞一多先生的影響下,他還積極參加到當時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愛國運動之中。《堆壘數素論》後來成為數學經典名著,1947年在蘇聯出版俄文版,又先後在各國被翻譯出版了德文、英文、匈牙利和中文版。
1946年2月至5月,他應邀赴蘇聯訪問。 1946年,當時的國民政府也想搞原子彈, 於是選派華羅庚、吳大猷、曾昭掄三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赴美考察。9月和李政道,朱光亞等離開上海前往美國,先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擔任訪問教授,後又被伊利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1949年新中國成立,華羅庚感到無比興奮,決心偕家人回國。他們一家五人乘船離開美國,1950年2月到達香港。他在香港發表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信中充滿了愛國激情,鼓勵海外學子回來為新中國服務。3月11日新華社播發了這封信。1950年3月16日,華羅庚和夫人、孩子乘火車抵達北京。
華羅庚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接著,他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1952年7月,數學所成立,他擔任所長。他潛心為新中國培養數學人才,王元、陸啟鏗......
華羅庚的個人貢獻
華羅庚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佈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華羅庚也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華羅庚在多複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是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開創中國數學學派,並帶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培養出眾多優秀青年,如王元、陳景潤、萬哲先、陸啟鏗、龔升等。 在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算子”、“華—王方法”等。 20世紀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裡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 在代數方面,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給出了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被稱為嘉當-布饒爾-華定理。 與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 華羅庚一生留下了十部鉅著:《堆壘素數論》、《指數和的估價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多複變函數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數論導引》、《典型群》(與萬哲先合著)、《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與王元合著)、《二階兩個自變數兩個未知函數的常係數線性偏微分方程組》(與他人合著)、《優選學》及《計劃經濟範圍最優化的數學理論》,其中八部為國外翻譯出版,已列入20世紀數學的經典著作之列。此外,還有學術論文150餘篇,科普作品《優選法評話及其補充》、《統籌法評話及補充》等,輯為《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 出版日期書名作者出版社備註1953年堆壘素數論華羅庚著中國科學院學術類 1957年多複變函數論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華羅庚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57年數論導引華羅庚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58年高等數學引論(第一卷)華羅庚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2年從單位圓談起華羅庚著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年指數和的估計及其在數論中的應用華羅庚著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年典型群華羅庚、萬哲先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年統籌方法平話及其補充華羅庚著中國工業出版社1964年從楊輝三角談起華羅庚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6年統籌方法平話及補華羅庚著中國工業出版社1967年優選法華羅庚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1年優選法評話及其補充華羅庚著北京國防工業出版1985年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華羅庚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從孫子的神奇妙算談起華羅庚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科普類 2006年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