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投資遠離5大誤區?

這一兩年網貸的牛市,巨大的賺錢效應讓很多投資人喪失了獨立判斷能力,許多人覺得屢試不爽的理論,現在也許已經被逐漸打破。目前網貸投資人存在5大誤區:

方法/步驟

1.老闆有實力就行

能 看見老闆的資產,看不見老闆的負債,例如,網贏天下的鐘文欽幾十本紅本擺在那,擬上市公司擺在那,看起來夠有錢,背後卻是噬人的債務黑洞。又如,一些考察 新平臺的投資人,他們的策略就是打新,也不在乎平臺長遠發展,只是認為老闆有實力能兜底就行,但從目前的維權形勢看來,老闆實力再強,清算資產時也很難全 部落實到投資人身上,而且損失的時間成本是無法計算的,更不論從別處冒出來一起催債的高利貸主了。牆倒眾人推,期望平臺老闆能東山再起籌集出資金的可能性 是並不大。

2.只管高息打新,不在乎平臺業務真實性

在 拍拍貸的年代,投資人看的不是平臺信息而是借款人信息,即便是老一批紅嶺創投的投資人,也有不少在投標前會去瀏覽一下借款人相應的信息和資料。現在的打新 族投標,仔細看過借款標相關信息的卻不多,有人認為平臺保障本金了,不管投什麼標都無所謂了,但承諾過本金有保障的很多平臺在出事後並沒有履行承諾,偏激 一點說,沒有真金白銀的都是耍流氓。另外,投資人的盲目投標行為慣壞了某些平臺,隨便註冊一個號就發標,隨便寫一兩句“某企業房產抵押/股權質押借款”就 算完事。稍微好點的平臺可能會放幾張照片,但有時就只是幾張營業執照及組織機構代碼證,如果平臺的風控僅靠這幾張紙,那麼即便利率誘人,最好還是敬而遠 之。借款標的真實性很重要,投資人如果不重視這個網貸行業資金流動的真正依據,會讓行業發展步入一個歧途,受傷的遲早還是投資人自己。

3.分散投資能分散風險

在 實際操作中,許多投資人只是簡單的以為分散投資就是投不同的平臺,這樣其實並不能達到風險分散的效果,網名“借與貸”的投資人認為,“分散投資可能導致連 續踩雷,投資風險分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兩種,一般所說的分散風險,指的是非系統性風險,這種風險的分散不是盲目地讓投資對象數量多了就行了,最根本 的是要確保投資對象的“異質性”,確保投資對象的風險因素互相對衝。而有些人投資的平臺高度雷同:高息+自融+拆標+草臺班子+線下窟窿,廣泛而大量地投 這些平臺,表明上看投資是分散的,實則風險高度集中,形成了“系統性風險”,雷會一個接一個炸,直到把投資人炸得‘粉身碎骨’”。同質平臺的投資,並不能 分散和對衝其風險,當系統性風險爆發時,魔鬼般的風險將會火燒連營(比如銅都出事,輝煌就受牽連了)。有人曾計算過高息分散的策略,即使倒一兩家平臺,收 益還是高於低息策略的,但慘烈的現實已經將這個假想理論打破了。有投資人投了50家平臺,一個月內連著踩了十幾個雷,假設每個平臺投資倉位2%,這下也損 失了三成的本金,一年算是白忙活了,更勿論精神損失了。所以分散投資,一定是不同利率範圍、不同業務模式、不同地域的分散,而不是簡單的高息分散。

4.抱團好取暖

組 團的初衷是投資人抱團在一起,在風險未知的網貸世界裡尋求安全的投資,可一旦暖起來,便逐漸淡忘安全的初衷,利字當頭,風險和安全性早拋到一邊,膽子越來 越大,從取暖轉變“燒野火”。野火越燃越烈,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燒遍了網貸這片稚嫩的草坪,但當野火燒盡了賴以生存的草地,等待它的只能是湮滅。抱團 的確好取暖,但一定不能忘記最初的目的。

5.不加判斷地迷信名人和“第三方”平臺

炒 過股的網貸投資人,應該知道盲目相信專家或者大戶,最終將淪為待收割的韭菜,網貸亦是如此。名人和“第三方”不會從投資人賺到的錢裡分一杯羹,亦不會對投 資人的損失負相應責任。投資,或是投機,是件很嚴肅的事,只有自己有權對自己的錢負責。對於名人的考察報告或是推薦,要辯證的看待,不能只注意收益,更重 要的是要了解背後潛藏的風險,並根據風險及收益情況,做出自己的投資策略。合格的網貸投資人,在知道一個平臺後,第一句話不應該是問有幾分,而是應該去全 面地瞭解平臺的老闆、模式、風控等一系列問題。缺乏自主判斷的投資人,難免會成為這個市場的失敗者。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