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個好爸爸,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順利成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完美的家長,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好爸爸?
現在,我們來看看,怎樣做好爸爸?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好爸爸洗衣液的代言人黃磊是我認為一個很好的爸爸,請允許我以黃磊來舉例如何做個好爸爸。
原則一:對孩子不批評、不抱怨、不打罵、不責備。雖然還是未成年人,但是少年兒童的自我意識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強,對孩子的打罵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而抱怨、責備、批評,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的情緒,他們容易在抱怨中覺得自己不被愛,在責備中發現自己很差勁,在批評中否定自我,喪失自信心。作為一個好爸爸,一定要杜絕打罵、責備、抱怨和批評出現在自己和孩子的互動中。例如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多多和貝兒的小狗紛爭中,黃磊會鼓勵多多自己去跟貝兒解決矛盾。
原則二:主動去了解孩子,尊重他們的愛好。你注意過孩子喜歡什麼嗎?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無論孩子喜歡什麼,都是他個人的愛好和興趣。這種愛好和興趣不僅使他的情緒有所寄託,使他能感到踏實和安定,而且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幫助他學習和創造的導師。因此,親子間溝通時,尊重和培養孩子的興趣與愛好便顯得舉足輕重。孩子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都是孩子的權利,父母應順其天性,順其自然,在溝通中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並對孩子的興趣進行正確的保護和培養,讓興趣成為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導師。
原則三:注意聆聽,鼓勵孩子多談關於他自己的事。家長關心孩子,不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聽”。這個“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談自己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學校裡的交友問題,你可以通過老師進行了解,同時也要注意聽聽孩子自己是怎麼說的。這樣直接溝通的方式,不同於家長單方面的說教和灌輸,而是由孩子引導,在這種直接的溝通中,你可以瞭解到只用“看”瞭解不到的情況,從而針對不同情形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原則四:尊重孩子的發言權,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知道這樣的一條原則:尊重他人發言權。但在親子交流中,家長們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很多家長習慣以自己的意識領導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發表言論的時候,或者駁斥說“不懂就不要亂說”,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這樣做會減低孩子的存在感,讓孩子產生“我的觀點一點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也會下意識的忽略自己,輕視自己。
原則五:不隨意給孩子物質獎勵。獎勵及遊戲,是兒童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部分,及時地激勵和獎勵,將讓孩子更有學習的動力。但是,如果獎勵氾濫,則會讓孩子產生“為獎而學”的情緒,反而起不到激勵的作用。使用獎勵的方式來讓孩子好好學習,必須在科學的指導下,有節制、有計劃地進行,才能真正的促進孩子成績上升。黃磊是要求多多通過勞動積滿3000分才可以養小朋友,這是一種激勵性的獎勵。
原則六:尊重孩子的娛樂權和他們的隱私。當一個“好爸爸”,也要學會尊重孩子的娛樂權。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玩能給他們帶來樂趣,帶來友情,帶來健壯的體格。只有尊重了孩子的娛樂權,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完整的童年,一個健康、完整的學生生活。
寫日記和父母吐露心事及在父母面前保留隱私,都是一種自省方式,都是一種自我人格的覺醒。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孩子就會不再重視這些自省方式,就會大大削弱自省的慾望和能力,妨礙孩子健康成長,削弱孩子與家人的親密感。這就是黃磊為什麼好代言親膚無刺激好爸爸洗衣液的時候沒有跟多多一起上父女檔吧,讓女兒更健康的成長才是一個父親要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