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炮的技巧?

Tags: 技巧, 象棋,

我們要講技巧首先得知道炮有哪些變化,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中宮炮:開局時會看走出的炮二平五或炮八平五。因它立在九宮之中,故稱為'中宮炮”,它的戰略意義在手中路突破,又稱為“中炮“或'當頭炮。

過宮炮:開局時首看走出的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跨過九宮,故稱為“過宮炮”它的戰略用意是集中子力於一側,以求局部的子力優勢,並控制四,六路要道,掩護馬出河頭

斂炮:開局時首著起出炮二平三或炮八平七,使炮藏於卒底,斂而不揚,伺機迸襲,故稱斂炮。

過宮斂炮:開局時首著走出的炮二平七或炮八千三,有過宮炮兼斂炮雙重作用,故稱過宮斂炮’此著又名“金鉤炮”

士角炮:開局首義炮二平四或炮八平六,重炮於土角,故難為“士角炮”,用意平衡兩翼子力,控制四,六路,保馬上河頭

疊炮:開局時如對方先手架中炮,後手者首著炮八進一(或炮二進一)保中兵(卒),次著炮二平八(或炮八平二)使雙炮重疊在一起,故稱為“疊炮”,用意是控制對方出直車,而已方則可搶先出直車.這是後手應局的一種方式。

鴛鴦炮:佈局時左炮(或右炮)不動,被對方2路(或者8路)直車所捉時升九路車保護(或一路車)然後右炮(或左炮)低一,準備左移(或右移)打車,這種用炮方式稱為‘駕鴦炮“,其用意在於集中子大於一翼

順手炮:簡稱順炮,是開局時後手一方順著先手當頭炮的同一方向還架中炮者稱為順手炮”,是後手應局的一種方式,有剛柔兼備的特點。

逆手炮:又稱’列炮”、“逆炮”、”列手炮”,是開局時後手一方逆著先手當頭炮以反方向還架中炮,故稱為’逆手炮”,是後手應局的一種方式.古語以配合出動單提馬的稱大列手,出動屏風馬的稱小列手,

半途列炮:在佈局時先以單提馬形式應對對方的中炮,在適當的時候,架上與對方中炮方向相反的中炮(與列手炮義同)”,其用意在於與對方搶速度,各攻一翼。

雙河過炮:在佈局過程中,左右兩炮均進四過河,壓抑對方的車馬,是比較流行的後手應局方式之一。

龜背炮:開局時一炮立中而已另一炮入己方九宮中心稱為龜背炮,意在加強中路攻勢,加速破壞對方的中路防守。

我一般用中宮炮,因為這種走法威猛無比,開門見山,具有亮劍的精神;有時也會用疊炮,控制對面直車,使其車不能順利的出來,而且可以通過集中子力攻其一翼,從而打開防線的缺口。

我不太推薦用龜背炮,因為這樣子步數較多,會失先手,另外老將也被鎖住了,對面只要攻擊3路兵就能打開防線,可謂敗局已現。

如果您覺得該經驗對您有用,請點擊頁面右上角上的【大拇指】,也可以【分享】或【關注TA】給我一個支持。如果怕下次找不到此經驗,點擊下面的【☆收藏】該篇經驗。如果大家對此有什麼意見的話可以再下面【評論】經驗,謝謝大家!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