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真的是“越貴越好麼?”?

不管你愛不愛喝酒,你都得承認喝酒常常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來上一杯酒,異性調情,同性社交;如果是一杯“上檔次”的酒,則賓主盡歡,男女主角互相推倒的過程也將變得更加順利。但是,越貴的酒,味道真的就越好嗎?

葡萄酒真的是“越貴越好麼?”

讓我們來回顧國外一場有意思的品酒會:

20位參與者品嚐了五種解百納赤霞珠葡萄酒,它們只有價格不一樣,從5美元一瓶到90美元一瓶。儘管這些人所知道的是五種酒各不相同,但科學家其實在騙他們:實際上只有三種酒。也就是說,相同的酒會重複出現,只是價籤不同。例如,品酒會上的一種酒是便宜的加州解百納,第一個標籤上寫的是5美元(也就是它的實際零售價格),第二個標籤上寫的是45美元,身價漲了900%。所有的品酒過程都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器中進行。

不出所料,被試一致彙報,越貴的酒味道約好。比起10美元的酒,他們更喜歡90美元的,並且認為45美元的赤霞珠比5美元的要好得多。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器,科學家能看到被試的大腦是如何對不同的酒起反應的。實驗中有許多腦區都在活躍,而似乎只有一個腦區對酒的價格而不是酒本身有反應——眶額皮質。總的來說,昂貴的酒會讓這前額皮質的一部分更加活躍。科學家認為這個腦區的活動改變了品酒者的偏好,因此90美元的解百納味道就比35美元的更好,儘管它們本來就是一種酒。

100塊酒和一萬塊酒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絕大部分消費者(甚至包括有學過品酒師課程的人),他們無法講清楚廉價酒與高價酒之間的區別。除非有些人已知道酒的品牌,自己騙自己杜撰出差別,否則多數人品嚐不出好壞。我看到的一般情況是,人們若知道那酒價格不菲時,就會滔滔說出讚美之詞,他們會說這瓶“高檔”的酒喝起來口感暢快,回味無窮。就算他們對酒的預期是錯誤的,越貴的並不是味道越好,高價酒仍舊會增加愉悅感。

葡萄酒真的是“越貴越好麼?”

這個問題比較難一兩句話回答,網上也有很多答案。

心理學上的分析:酒的辨別!

在心理學上,人類是無法做到純粹“客觀”的,七情六慾都會影響我們的感受,而其中“期望”更是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就像酒粉們喝酒,當我們品嚐一杯我們認為“很貴”的酒時,我們的腦中會預先形成“這杯酒更好喝”的期望,這個期望能使我們真的覺得這杯酒更好喝。

這種情況在很多領域都存在,比如,我最崇拜的喬布斯先生絕對是個高手,從 iPhone 的產品釋出會,到 iPhone 的廣告,到它高昂的價格,都給我們一種“ iPhone 一定很好”的印象。就算使用時偶感不便,覺得價效比不如安卓手機,消費者還是願意排長隊,花大價錢,通過各種渠道,買一臺 iPhone 來驗證自己的期望。

結論

好酒與便宜酒在品質上的差別並沒有它們在價格上相差的那麼懸殊,人們腦中的期望比酒本身的味道更能影響喝酒時的體驗。

我們不應該去過分關注酒的價格,更不要憑價格去判斷一款酒的價效比如何。而是要意識到,只要花時間瞭解酒類,我們就能讓它更好喝。因為我們犯不著花大錢買這種“變質的果汁”,價格並不是提高預期的唯一方法,它太不值了。我的品酒經歷告訴我,通過深入鑽研酒的地區、品種,或者標籤上的小圖案,你真正明白這個酒的時候,就能讓這個酒的味道更好。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