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試的結束僅僅是公務員之路的一小步,取得面試資格的考生將要面臨國家公務員之路的關鍵一步,面試成績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此,考生要全力投入到面試備考中來。近年來,江蘇省公務員考試進行了分級分類的新嘗試,筆試科目分ABC三類,可見非常重視考生與崗位的匹配性,而這種考查風格必然會延續在面試當中,這就標誌著專業專項面試時代到來了!在此,我以一道真題為例,列舉工商、地稅、監獄等5個部門的專業化答題示例,明晰一般答法與專業專項答法區別何在,專業專項何以更勝一籌。通過真題例項給考生以啟迪,明確備考方向,提升備考效果。
公務員面試考官選擇考生的重要標準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面試考題命制體現各系統特點。
招考部門組織專家對職位進行分析,單獨命制體現本系統特點的面試試題。題目和該系統日常工作結合較為緊密,對考生的考察更具針對性。
2、本系統考官成為考官組成主體。
國考面試考官大多由7~9人組成,其中來自本系統的考官是其中主體,他們長期從事相關工作,具有豐富的專業經驗,必然格外關注考生的專項能力。
3、不同部門的考察標準具有明顯的差異化。
隨著國家公務員考試由“題目本位”向 “能力本位”轉變,真正迴歸到了人才測評的標準上來,這意味著對考生職業素養要求越來越高,對考生能力與崗位的匹配程度越來越重視。相對於筆試考查基礎能力和素養,面試考試因為具備一對一和見面交流的便利性,則成為選拔“精準匹配”人才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地稅系統答法示例
題目:請結合所報考的職位,談談對“公信力”的理解。
就地稅部門而言,依法徵管,提高基層稅務機關公信力是築牢地稅事業發展基礎的關鍵環節。在當前行政管理體制深化改革和地稅系統“精局強所”變革穩步實施的大背景下,基層稅務所將承擔更多職責、扮演更重要角色,提高基層稅務機關、稅務所執法公信力,對優化執法環境、塑造地稅形象、取得納稅人信任、獲得群眾滿意進而推動稅收事業科學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為有效杜絕和防止稅收違規執法行為,減少執法風險,提升地稅形象,構建更加和諧的徵納關係,可以通過以下四項舉措強力提升稅收執法公信力:
1.稅法宣傳常態化,增強政策公開度。將稅法宣傳融入稅收徵管和納稅服務的日常工作中,使納稅人及時瞭解相關稅收法律、法規、辦稅程式和納稅人的權利義務等涉稅政策,增強自我維權意識,讓納稅人繳“明白稅”、“放心稅”。
2.辦稅公告定期化,增強監督透明度。將納稅人的納稅申報、稅款徵收、違法處罰、欠稅等情況定期在辦稅大廳進行公告,主動接受廣大納稅人監督。同時,廣泛宣傳納稅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增強納稅人及社會各界對稅收執法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稅收徵管資訊化,增強核稅公平度。依託稅收徵管資訊系統,及時、準確、完整掌握納稅人基礎資料,對未建賬和賬務混亂的納稅戶全部實行電腦核稅和計算機“以票控稅”,減少人為定稅產生的稅負不公和執法不明等現象。
4.稅源監控制度化,增強管理精細度。按照規範化和標準化管理要求,認真落實戶籍管理、發票管理、預警管理、專業化管理等制度,強化稅源跟蹤監控。同時,積極發揮納稅評估的稅源監控作用,不斷提高稅源監控的質量和效率。
工商系統答法示例
題目:請結合所報考的職位,談談對“公信力”的理解。
工商機關的公信力是指公眾對工商部門的信任程度,是對工商執法機關信譽的一種主觀評價或價值判斷。具體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工商行為的客觀效果。這是工商機關公信力的決定因素,主要是“你做了什麼”,這些做法是否符合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客觀效果是否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標準。二是公眾對工商行為的主觀感知。公眾的認識程度、主觀感知也是工商機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能取得良好的行政客觀效果,並取得公眾的充分理解,最終也會統一認識,取得較好認同。
影響工商機關公信力的因素有下列兩個:一是工商職能轉變不夠到位,市場監管力度不夠。二是工商機關提供的公共服務水平還不夠高,無法滿足社會和公眾的需求。
面對當前我國政府公信力狀況不容樂觀的境況,我們要根據社會發展現狀和民主政治自身發展的特點,深刻熟悉政府公信力的增長機制,有序地推進工商機關的公信力建設:
1.加強責任型工商建設。第一,加強政治責任意識教育,提升工商管理人員的政治責任意識和政治覺悟水平。第二,嚴格行政問責制。要進一步強化工商問責機制,對應承擔政治責任的公務員實行問責處理。
2.加強服務型工商建設。一是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理念。二是強化公共服務職能。三是形成有效制度安排。四是改進管理手段和行為方式。
3.加強法治型工商建設。一要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二要完善行政執法體制。三要進一步加強工商執法隊伍建設。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按照從嚴治政的要求,把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
4.加強陽光型工商建設。一要大力推行政務公開,使其成為工商機關施政的一項基本制度,貫穿行政權力執行的全過程,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二要發揮內部監督體系的作用,加大外部監督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