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準媽媽最易走入的誤區?

初為人母的喜悅,讓準媽媽們都希望將最好的給予還在萌芽階段的“小天使”,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傳統觀念中,準媽媽一個人吃兩個人補,吃的越多越好,寶寶也會長的白白胖胖。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孕期中大魚大肉、營養保健品成為了孕期最常見的食物。然而,此種情況下孕媽媽們容易走入孕期營養誤區。

其實,孕期孕媽需要的熱量並不是越多越好。當孕期孕媽攝取的能量超出正常指標,有可能導致子癇前症,並且存在難產的危險。國際上規定的孕期正常體重標準為,懷孕前1-3個月體重約增1-2公斤,4-6個月約增4-5公斤,7-10個月時約增5-6公斤,整個孕期約增10-12斤。

在我國有60%以上的孕婦在預產期時,體重超過7-10個月增加5-6公斤標準,多則甚至超過該標準3公斤以上。2014年2月廣州汕頭誕下一位重達14.24斤的巨大新生兒。隨後,南充出現重達12.5斤的巨大兒。問題的嚴重性可想而知。

出現這些問題的孕媽媽及家屬在孕期營養方面不知不覺踏入了營養誤區。他們一味的認為只要是有營養的東西,攝入越多越好。但是,坤如瑪麗營養師卻不這樣認為,在孕期中加強營養固然正確,卻絕非多多益善。由於孕期激素的分娩會刺激甲狀腺的分泌,致使孕媽媽基礎代謝率較一般人高15%-23%,另外為供應胎兒和胎盤能量及孕媽本身體重增加。但是,太多的營養攝入會加重身體負擔,並存積過多的脂肪,導致肥胖和冠心病的發生。

體重過重還限制了體育鍛煉,抗病能力下降,並造成分娩困難。而過多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還能引起中毒出現胎兒畸形。每日正確的熱量攝取應該在2300-2700卡之間,懷孕早期應該比懷孕前增加150卡,增加的部分主要以蛋白質為主。後期約增加250卡。

為了幫助孕媽媽在孕期能夠科學營養地進食,營養師推薦了一個孕期營養方案:一杯牛奶、兩個雞蛋、三兩肉類、400克主食、500克蔬菜水果,外加適量食用油和豆製品。

小貼士:由於每個孕媽媽的身體條件有所不同,懷孕時間又有差異,建議孕媽媽最好是到醫院具體諮詢營養專家,讓營養專家為你量身制定營養方案,孕育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