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師給我打無痛,護士教我怎麼配合)
一般都說女人是好了傷疤忘了痛;也有一種科學的說法,女人在產後會分泌一種激素,讓她忘記生子之痛,這樣她就會更加愛自己的孩子。
無論哪種說法靠譜,也改變不了生產的疼痛,就像不能改變媽媽對孩子的愛一樣。
好在醫療技術的發展,有了無痛分娩。
已經記不清生老大時為什麼沒用無痛,好像是因為說無痛會影響產程,可能導致子宮收縮乏力,所以一般是建議宮口開4指以後才打無痛。而我到四指的時候已經痛了很久,似乎馬上就要勝利了,且也沒有醫生或者護士提醒可以打無痛,於是就一直疼到生下悠悠為止,折騰了七八個小時,痛得死去活來,產後一直有腰疼的毛病,大約持續了半年。
生二寶時就不一樣了,美國的護士是責任制,產房護士就一直守在我身邊,提醒過很多次,要打無痛趕緊打,早打早享受,反正需要花這個錢。
另外,美國非常注重疼痛關懷。不像我們中國人講究吃苦耐勞、苦盡甘來,美國人更注重當下的舒適度和幸福感,疼痛是他們最不願意忍受的。因此,美國順產後也開止痛藥,稍微有點痛就可以吃,醫生從未說過止痛藥的危害,也沒叫人忍耐疼痛,這點估計也和美國止痛藥品的安全性有關。
以上諸多因素,在美國生產打無痛理所當然,我看到的順產媽媽都打了無痛。
我因為破水入院待產,開3指了仍然沒有宮縮,護士給打上催產素後,才稍稍感覺到一點點疼痛,念及生老大的痛苦折磨,趕緊叫護士請麻醉師。
護士對我說無痛分娩是400刀,先打後付錢,不痛了才給錢的。這很像國內的餐館,先吃飯後付賬,服務意識還是很好滴。
麻醉師是個白人老先生,溫文爾雅地笑,說著我聽不懂的英文,好在護士都給翻譯。
我按他說的坐在床的邊沿,背對著他,他說第一針先在腰部脊柱部位打些麻藥進行區域性麻醉,藥水一打進去區域性幾乎沒有疼痛感覺了,但是他再用一根粗一點的針往脊椎之間刺入的時候,還是有痠痛感,不明顯,但是能感覺到擠脹,打進去還需要插一根細管子留在裡面,拔出針,固定好,管子的另一頭接上藥水,掛在床頭,如果有痛感按一下,就不痛了。
麻醉師收拾東西這一會兒,麻藥就起作用了,能感覺到宮縮,但是不痛,我們如約付錢,他笑眯眯地走了。
護士接下來給我插了導尿管,因為麻醉後下半身沒有知覺,不會有尿意,而膀胱脹滿的話會影響子宮收縮,從而不利於分娩。因為已經麻醉了,插導尿管毫無不適感,插好後連上袋子,掛在床旁,這個要到產後第二天拔除。
一切完畢,她打趣地說,接下來你就開始度假吧,度完假就擁有一個可愛的baby。
我也以為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可以好好享受一番了,豈知無痛的感覺真不美妙。確實是不痛了,但是麻啊,好麻啊,越來越麻,兩條腿根本不是自己的,特別沉,往下墜,摸起來冰涼像條豬蹄膀,翻身特別困難,壓根翻不動。最受不了的是漸漸地感覺不到宮縮了,不知道宮縮的頻率和力度,導致二寶要出來了還毫無感覺。
悲催的結果,無痛麻醉後45分鐘,二寶以神一般的速度來到這個世界,護士連手套都沒來得及戴好,醫生穿無菌衣的時間都木有,好在二寶很乖很健康。
這也就算了,無痛的後遺症還在持續,產後的第二天清晨護士拔掉導尿管,我不會尿尿了。因為無痛導致的肌肉麻痺,收縮乏力,無論護工的服務如何周到,幫忙沖洗和放水聲,就是尿不出來。(PS:那裡的護工連擦屁股都幫你做,嘿嘿,弄得更不好意思尿了。)
怎麼辦啊?活人不能給尿憋死吧?只好再插導尿管,這次要插24小時。接下來下床活動,都需要提溜著導尿袋,儼然就是一病人。話說我真不值得啊,花了400刀,只享受45分鐘,後面還要折磨24小時,真是太沒天理了。
在病房走廊裡遇到另一個媽媽,和我一摸一樣的情景,好在她是第一胎,從打無痛到生下來花了十來個小時,雖然也插了24小時的尿管,她還是覺得挺值得,生孩子沒受罪。
這樣一合計,無痛這東西,二胎媽媽,如果胎兒不大,完全可以不打,二胎生得快,忍忍就過去了,免得過後受罪。頭胎媽媽還是打吧,畢竟產程長,初產婦開宮口慢且疼,疼痛消耗媽媽的大量能量,到後面容易使不上勁;再就是產後容易腰痠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