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心理學家一塊玩數字遊戲【控心術】?

1+1在什麼情況下等於2?如果這是一個數學題,當然答案很簡單,你甚至都能“搶答”。但是心理學上,數字只是給人的感覺,比如數字1和數字1.0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而10%是大於1/10的,但是1/1000和1/10000之間卻沒有差別。正是利用這一點,我們經常受到一些推銷員的誘導,不過還好,有正義感的心理學家(qq675495787)站出來寫了這篇文章,傳播心理知識,謹防上當。此篇文章由作者原創,作者ID:qq675495787,轉載請註明,否則屬於侵權。

和心理學家一塊玩數字遊戲【控心術】

知識儲備

我們都以為自己是一個計算機,我們可以粗略地計算一下得失利弊然後做出決定,但是,很多事情是無法用數字精確計算的,很多時候我們通常在看到當前情況的第一秒就做出了決定,但是我們仍然會思考一會,然後說出自己的決定。研究者把人們的第一印象和最後做出的決定做了對比,發現兩者之間驚人的相似,所以人們通常是靠直覺來做出判斷的,而我們往往覺得自己的判斷是來自自己仔細的思考得來的。這可以叫做理智的幻覺,實際上是主觀的判斷被當成了理智的思考。

和心理學家一塊玩數字遊戲【控心術】

步驟/方法

概率的把戲:我想和你玩一個遊戲,很簡單隻需要一個硬幣即可。你來扔硬幣,我來猜硬幣的正反面,規則是,如果我猜對了,你就輸給我1塊錢,如果我猜錯了,我輸給你1.5元。你覺得很公平吧,這麼玩下去我必須輸。但是,這只是數學遊戲,我們來玩心理遊戲。我再加一個條件,由於是我來猜正反,所以我也可以決定壓幾倍。可以說我壓幾倍都無法改變我必輸的概率,壓的大輸得多。所以加這個條件相當於沒加。

好了遊戲開始。你開始扔硬幣,我來猜正反,一開始我猜正,壓一倍,如果我猜對了,我贏一塊錢,下一局我還壓一倍。如果我猜錯了,我輸一塊五,下一局我翻倍,壓2倍。這樣我贏了,我獲得2塊錢,算上上一局中我輸掉的1.5元,目前盈利5角錢。如果我這一局輸了,我再翻倍,我又有50%的可能性贏錢。所以總結一句話,如果我輸錢了,我就翻倍壓,如果我贏了我就從一倍開始,壓正反無所謂。根據概率論,我不可能總輸,只要我贏一局,我前面輸的所有的錢都回來了。實際上,這是個數學遊戲。

但是,我真的能贏錢嗎?玩彩票的人對這種技法很熟悉,這只是彩票的一種玩法,跟定某個數字,然後不斷翻倍。但是,你跟不跟這個數字,或者你跟哪個數字都是不重要的。實際上,玩彩票的大部分都是輸錢的。這種玩法無效嗎?這種玩法非常符合概率論,但是卻和我們的實際生活相差太遠。為了贏錢,我必須再在上面那個遊戲中加一個條件:由我來決定什麼時候結束遊戲不玩了,而且必須在遊戲結束的時候再結賬,就是說遊戲過程中,我們是可以賒賬的。如果可以賒賬,我只要不斷翻倍就能保證必贏不輸。實際生活中,我們不可以賒賬買彩票,於是乎我們翻倍到很8倍以上,我們就覺得錢不夠了,於是只能放棄,前面輸的錢也就無法贏回來了。玩彩票必輸。

所以,賭博的時候,你贏了錢,一定不能賒賬。(長期來看,賭博必輸錢,遠離賭博)

和心理學家一塊玩數字遊戲【控心術】

微觀巨集觀:很多人都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村莊債務纏身,誰都欠債,一個旅客去該村住店,店家收了100塊房錢,於是店家拿著錢去還屠夫的100塊錢債,而屠夫拿著錢去還了打鐵的100塊錢,打鐵的還了砍柴的100塊,砍柴的拿著錢又還給了店家的100塊房錢,然後旅客發現自己的隔壁竟然是一個砍柴的,覺得有損自己的地位,於是退了房,店家又把100塊錢還給了旅客。結果,整個村子的債就這麼還清了。這個故事一開始會讓人感覺很神奇,但是用數學一算,又讓人很失望,覺得沒什麼。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卻可以看到很多內容,它至少告訴我們人並不是個計算器,人並不是按照數學原理去看待事物的。這個把戲的原理就是控制人們的注意力在微觀的方面,微觀就是一個一個的債務被償還了。而巨集觀上來看,整個村子的債務是相抵的。有時候我們覺得為了看到事實,我們必須用放大鏡看清楚,但是有時候恰恰相反,你必須扔掉放大鏡。

和心理學家一塊玩數字遊戲【控心術】

引起歧義:2012是世界末日,已經有太多的“證據”了。近來又開始流行一個加法定律,讓人們大跌眼鏡,任何一個人的生日加上他的年齡就等於2012。為什麼?如果你仔細想過一定是知道為什麼的,或者你看過新聞,你也已經恍然大悟了。但是,為什麼這麼一個小兒科的把戲會在網上紅起來?

人們總是無法一心二用的,即便計算機的多執行緒也不是真正的同時做幾件事情,而是在不同的任務之間切換。我們的大腦也是一樣,必須在不同的任務之間快速的切換才能同時做幾件事情。“引起歧義”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是因為在一開始,我們先入為主地把2012當做了世界末日的代名詞,而忘記了今年的年份就是2012年,如果上面那個加法定律這樣來表述:任何一個人的年齡加上他的生日年份就是今年的年份。這種說法感覺怎樣?這幾乎就無法引起轟動了。

為了讓你體會一下“引起歧義”的作用,你看一下下面這幅圖,這種圖形是心理學家研究人的資訊加工方式而畫的,你會看到同樣一幅圖有兩個意義(老太太和美女),但是你只能在同一時刻看到一種意義,然後在下一時刻看到另一個意義,但是你卻無法同時看到兩種意義。心理學家有時候還會誘導你只能看到一個美女而看不到一個老太太。在看這幅圖之前,心理學家會告訴被試如果你看到的是美女你就按任意鍵,如果你看到的不是美女,你什麼都不必做。這樣你多半看不到圖畫還有另一個意義。

和心理學家一塊玩數字遊戲【控心術】

平均數偏好:國家統計局每每釋出人均收入都會引起很多爭議,資料造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人們為什麼會抱怨自己被平均了?被增長了?實際上,這是一個小小的把戲。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老師的教育水平,你通常會問這個老師帶的班平均成績是多少。但是學生成績的平均數真的能夠代表老師的教育水平嗎?同樣是這個問題,平均收入能代表居民的收入嗎?由於我們直覺上認為可以代表,所以我們通常會被誤導。舉個例子,一個村子有500口人,其中有一個人的企業做的很大,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給他的企業打工,工資是一年2w,所以人均工資是2w嗎?實際上這個企業的扣稅後的年收入是1千萬。那麼人均工資是多少?平均收入實際上是4w。用4w怎麼能代表2w的人民收入呢?如果村長想要歌功頌德,他可以報告平均數來顯示自己的村子甚至比有些城市的人民收入都高。

這個問題在統計學上早有提醒,在貧富差距非常大的情況下,平均數無法代表人民的收入水平,必須用眾數(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來代表人民的收入。用眾數來代表上面那個村子的人均收入就是2w,這才是事實。4w掩蓋了貧富差距,這正是利用了我們偏好平均數。

和心理學家一塊玩數字遊戲【控心術】

保守與冒進:美國發生了瘟疫,有600人感染了病毒,中國政府要採取措施幫助美國朋友度過難關,有兩個方案:方案A可以救助200人存活下來;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活下來,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你會怎麼選?如果你懂得統計學,你必然會知道,這兩個方案實際上沒有區別,都是有200人的期望。但是在實驗室裡,有72%的被試選擇了方案A。然後心理學家又做了一個實驗,同樣的瘟疫,600人被感染,有兩個不同的方案:方案A會有400人的死亡;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600人全部存活,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你怎麼選?你會發現和上一次的方案相比,沒有差別,都是由200人的期望。但是實驗室的結果是78%的人選擇了方案B。結果出現了大反轉,為什麼換一種說法人們的選擇就不一樣了呢?

人都是在各種情景中看待數字的,不同的情景用相同的數字就代表不同的意義。在前一種情況下,你會覺得有200人保證能活這是最好的,畢竟另一種情況可能使600人都死亡;在後一種情況下,你會覺得方案A有400人必須要死,但是方案B卻有可能救活所有人,那400人不必死。這也是人的一種偏好,當我們賺錢的時候我們就會保守,不願意冒險。但是當我們 輸錢的時候我們可能借錢來玩一把大的,進而把所有的錢都贏回來,我們變得更加冒險。

和心理學家一塊玩數字遊戲【控心術】

注意事項

作者, 數字, 心術, 心理學家,
相關問題答案